办公系统登录

办公系统登录

新闻资讯


				
282023.08

科技赋能、创新建设:打造福州地铁环线换乘新时代

来源单位:电务公司 作者:刘虎

公司参建的福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8.4km,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全线共设23座车站,换乘站8座,全线设一段一场,分别为前锦车辆段和洪塘停车场。作为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营线路,它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客车,配备了许多不同于既有线路的“黑科技”,全面保障4号线的运营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

与项目建设息息相关的“黑科技”

福州轨道交通4号线弱电项目部主要负责全线通信系统、信号系统、AFC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专业施工。在4号线全线众多黑科技之中,有两项“黑科技”与项目部的施工建设密不可分,首先是列车采用国际最高等级(GOA4)的全自动驾驶技术,具备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自动运营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可适应107个全自动驾驶场景运营组织模式,并可智能识别列车全自动、蠕动等7种运行模式,在列车运行背后密密麻麻的信息传输过程中,项目部负责承建的通信、信号、AFC、综合监控系统就像一张张可靠有序的蛛网,有条不紊地将全线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收集并传输到地铁的中枢大脑--控制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列车的运行效率。其次就是全线通信、信号、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蓄电池都采用智能管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检测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和内阻监测蓄电池组的充放电电压、电流及蓄电池剩余容量,并通过以太网将采集蓄电池单体的数据、分析结果传至车辆专家诊断系统,进一步实现福州4号线地铁蓄电池系统的健康管理。

项目施工工艺革新有哪些

在福州地铁4号线施工建设中,项目部主要有以下工艺革新:首先是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现场技术施工人员对电缆成端采用专用成端盒,并在成端后灌胶密封,更好保证电缆的气密性,防止电缆因受潮影响绝缘,同时改进电缆屏蔽接地方式,采用铜排串接,更加简洁、整齐美观;其次是对数据线、电源线、室外电缆进行分槽敷设,电源线从柜前进线且使用黄色固线器,数据线从柜后进线且使用橙色固线器,方便运营单位后期检修时快速辨认;最后一项是在机柜及接地箱处,对每根地线张贴色温贴,全天候监测地线状态,便于出现接地故障时进行快速定位。

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有哪些亮点

自2021年5月进场以来,项目部始终坚持“匠心品质、精心建造”的原则,严把工艺质量关,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成功举办信号系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化观摩活动,工艺水平受到市质监站、地铁公司、监理单位等多家单位一致好评。同时项目部扎实开展以现场安全管控为重点的安全文明施工活动,青安质岗、群安员积极履行责任,狠抓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强化临时用电、线缆敷设、区间轨道安全等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监督,严查严管促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施工生产。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工序复杂多样等诸多困难,项目部主动作为,精心策划、科学组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合理调配资源,严格按照业主单位节点工期要求组织施工,顺利完成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单位工程验收等重要节点。

此次开通的福州地铁4号线首通段起于帝封江站,终于凤凰池站;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共19个站,全程41分钟,连接了东街商圈、东二环泰禾广场综合体、东部办公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等重要区域。4号线的6座换乘站(东街口、东门、前屿、林浦、城门、帝封江)可与已运营的1、2、5、6号线实现全线网换乘。4号环线的开通标志着福州地铁“十”字(1、2号线)加环(4、5号线)放射(6号线)结构的地铁网络基本形成,将发挥聚线成网的蝶变效应,极大地方便市民出行,对拉开城市框架、支持城市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福州正式迈入了地铁“环线换乘”时代。

图1:无人驾驶列车

1.jpg

图2:列车自动唤醒

2.jpg


推荐新闻